壹佰圓美金面額之華僑「航空救國劵」
伍拾圓美金面額之華僑「航空救國劵」
拾圓美金面額之華僑「航空救國劵」
伍圓美金面額之華僑「航空救國劵」

世界各地僑胞以物資暨人力救濟抗戰

民國二十九年,中央海外部為策動美國華僑航空救國運動及募捐,國府配合發行以美金計值之航空救國券四種:壹佰圓、伍拾圓、拾圓、伍圓。票券上印有「抗戰必勝,建國必成」八字。面值下方有財政部部長孔祥熙、次長俞鴻鈞、顧翊群簽名與印章。原計劃募集美金五百萬,世界各地僑胞積極嚮應,大量購入,終超額完成。

樂觀法師遺影

佛教宗師樂觀法師,組「僧侶救護隊」

樂觀法師(一九零二至一九八七),湖北漢陽人,俗名劉治樑,父劉鑫,秀才。法名源印、悲觀、樂觀。民國九年依湖北沙市靈一上人剃髮,同年於章華寺受戒。翌年入漢口華嚴大學,後離華大,隨太虛大師當侍者,民國十一年太虛大師設武昌佛學院,入學。後赴北京倡「佛佗新青年會」,返武昌續學,赴杭州,與革命僧人意周和尚交,受其影響,見佛教廟宇多腐敗,立志革新佛教。

赴日本大阪勝尾寺密宗佛學院,暢遊日本,見日僧蓬勃朝氣及愛國情操,深慮我國,改號悲觀。既志於改革,入國民黨。民國十五年北伐,任職湖北省黨部秘書處,於武漢辦「無畏週刊」。共黨勢力高漲,赴上海,轉遊南洋,於星加坡辦「覺燈半月刊」,民國十八年返國,組「中華佛教旅行團」,赴印度,入鹿野苑佛教大學。

七七事變,太虛大師由廬山發出代電,號召國內外佛教青年群起參加抗戰,歸國,抵上海,加入「僧侶救護隊」。國府遷都重慶,僧侶隊移漢口,改號樂觀,以示抗戰必勝。入軍部醫院服務傷兵,赴重慶,組「僧侶救護隊」,又組「國際佛教宣傳隊」,赴緬甸宣傳。抗戰勝利,內亂起,赴臺,再赴昆明,轉入緬甸。

民國五十二年回臺,主編「海潮音」,創「常樂精舍」於臺北永和竹林路。著「僧侶抗戰工作史-奮迅集」,「金山活佛神異錄」、「中國佛教近代史論集」、「六十年行腳記」等。

樂觀法師致廣定(三力)法師信封
樂觀法師致廣定(三力)法師信箋

信云:

「寄上十月號『海』刊,料已收到茲者,日昨接到『覺世』刊編輯部來信,看到座下最近發表在本刊上那一篇長文─『一貫道邪教的真實源流事迹』,非常欣賞,乃要求本刊准予轉載。我自然不會拒絕,已經回信接受他的要求,只是要該刊轉時須得註明『轉載海潮音刊』字樣。今天,將該刊來信附上,座下看了,必為之欣然,可見心血不曾白費。又,上次交來『序』文及廣告,全部刊出,惟『序』文我發表約略更動一二字,該書付印時,請注意修改,以示劃一為列!專此。即頌精進。
樂觀手啓。十月四日。」 

樂觀法師撰「僧侶抗戰工作史:奮迅集」封面
民國三十二年七月七日初版,
民國三十六年元月一日再版。
樂觀法師撰「僧侶抗戰工作史:奮迅集」內頁之一
樂觀法師撰「僧侶抗戰工作史:奮迅集」內頁之二
樂觀法師撰「僧侶抗戰工作史:奮迅集」內頁之三
雙槍黃八妹遺影

抗日剿匪游擊隊領袖雙槍黃八妹,「杭州灣護航縱隊司令」 

黃百器(一九零六至一九八二),又名翠雲,號八妹、雙槍黃八妹,江蘇金山人。夫謝友勝(一八九四至一九五二),號雲舟,浙江平湖人。民國二十七年謝友勝自任「抗日自衛第三大隊」隊長,翌年與妻合編「江南挺進縱隊」二團五營,任營長,民國三十二年任「平湖縣自衛大隊」副隊長。抗戰勝利,任「東南人民反共救國軍海北縱隊」副司令,民國四十一年四月殉國。民國二十六年淞滬戰爭爆發,十月日軍金山登陸,黃八妹組游擊隊抗日,任「平湖縣自衛大隊」隊長、「杭州灣護航縱隊」司令。抗戰期間結婚,抗戰勝利,任「浙江省綏靖第一團」團長,民國三十九年任「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總會」浙江分會主任,病歿臺北。

黃八妹致陳水炎團長函

函曰 :

「水炎團長暨各位先生賜鑒:
昨承於迫忙中賜顧敝社所舉辦之展覽會,並蒙採購各項綉品,良深感激。兹將選購之物品送上,敬希察收,並乞將選剩綉品留配近日抵台之貴團另二批團員,倘仍不敷分配時,盼能再予賜購為感。專此。敬請旅安。

愚黄百器敬上。
十、三十。」

鈐印 :「黄百器印」 

楊惠敏義士遺影

童子軍楊惠敏義士,護送中華民國旗至上海四行倉庫

楊惠敏(一九一五至一九九二),江蘇鎮江人。就讀中央技藝專科學校、中山大學體育系,女童子軍。民國二十六年八月十三日淞滬戰爭爆發,十月第八八師第五二四團死守四行倉庫,掩護我軍撤離上海,終至外援盡絕。上海商會決定向守軍送上一面中華民國國旗,由女童子軍楊惠敏,於二十八日晚,潛入四行倉庫,送國旗交謝晉元團長。當上海市民看到四行倉庫飄揚了一面中華民國國旗,全市以及全國為之振奮,逐成傳奇。翌年,楊惠敏代表中華民國赴美國參加「世界青年自由大會」。大陸淪陷赴臺,任教臺北女師專、金甌商職、中國文化大學。著「八百壯士」、「八百壯士與我」。 

楊惠敏義士撰暨簽署「八百壯士」封面
楊惠敏義士撰暨簽署「八百壯士」內頁之一
楊惠敏義士撰暨簽署「八百壯士」內頁之二,刊載謝晉元團長遺影暨墨寶

民國六十五年七月印本,簽署文曰:

「上海市41号女童子軍楊惠敏。爱國是你,是我,是大家的責任。」 

楊惠敏義士撰「八百壯士與我」封面

楊惠敏撰「八百壯士與我」,記曰:

「……我從窗口望見四行倉庫轟立在三面的太陽旗,一面英國米字旗的中間,心裏有一個迫切的企求,為了鼓勵上海市的人心,表現我中華民族的凜然正氣,四行倉庫的屋頂,必須飄揚一面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 

我從席位中站起來,指著窗外那遠處跋扈的太陽旗,說:『我建議,四行倉庫的屋顶,應該飄揚一面代表我中華民族精神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席中各人異口同聲的表示贊同,王先生用上海話對我說:『你這娃子那這聰明!』……

『好!』王先生高高舉起國旗,端重放在我的手上,然後用一種慈母般的柔和愛憐的聲調說:『去吧!萬一你有什麼……我們會轉告你的家裡,我們將永遠紀念你。又假如萬一你犧牲了,我們一定在市區內做一個銅像紀念你。』

說完,他輕輕按著我的頭,低著頭吻我的面頰,我發覺頰上一陣濕热,抬頭看他、模糊一片,他臉上掛著淚痕,我也流淚了。……

夜空是黝黑的,遠處有英國衛兵走動的影子,馬路對面,四行倉庫像一個巨人,凜然的俯視著我,我觀察了一下地形,若是溜過馬路,势必要被左右的英國兵發現,而把我當靶子。四行倉庫樓下,有重重鐵絲網,我不能從昨天運送慰勞品的側門進去,那樣便會被英國兵發現。唯一的辦法,只有沿著樓下鐵絲網的工事,爬到另一面缺口,從窗子爬進去。主意打定,便準備爬過馬路。……
不久,槍聲沉寂下去,我又開始慢慢爬,終於爬到東侧的樓下,一根繩子自樓上垂下,王先生已通知守軍,我知道這根繩子是迎接我的,我拉動繩子,樓上的人迅速的將我吊進窗子。 

楊惠敏義士撰「八百壯士與我」內頁之一

謝晉元團長、上官志標副團長、楊瑞符營長,還有好幾個高級軍官,早已在窗口迎接我。我脱下外衣,將浸透了汗水的國旗呈獻在他們面前時,朦朧的燈光下,這一羣捍衛祖國的英雄,都激動得流下淚來了!謝晉元團長一把緊擁著我,大顆大顆的熱淚從他臉上流到我的臉上,這位百戰英雄,在敵人的砲火下沒有使他唉過半聲,這時卻泣不成聲說:『勇敢的孩子,你給我們送來的豈僅僅是一面崇高的國旗,而是我中華民族誓死不屈的堅毅精神!』

他立刻吩咐部下準備昇旗,因為屋頂没有旗桿,臨時用兩根竹竿紮成旗桿。這時東方已現魚肚白,曙色曦微中,平台上稀落的站了一二十個人,都莊重的舉手向國旗敬禮,沒有音樂,没有排場,但是那神聖而肅穆的氣氛,單調而悲壯的場面,卻是感人至深的,我一輩子永達也不會忘記。…… 

楊惠敏義士撰「八百壯士與我」內頁之二

謝團長開了朝蘇州河的邊門把我推了出去:『四十一號,我們永遠記得你,去吧,衝過去,跳下河!』我回頭看時,門已關上了,『嘎』的一聲,子彈從我身邊飛過,我知道這時再也不能遲疑了。

我一個猛衝,躍下蘇州河,頭上的槍聲便大作起來,我知道敵人已發現我了。這時我平日的游泳技術救了我,我深潛入水,游至對河公共租界登岸,抬頭看時,蘇州河畔已站滿了人,紛紛向四行倉庫屋頂迎著朝陽招展的美麗國旗歡呼招手! 

楊惠敏義士撰「八百壯士與我」內頁之三
楊惠敏義士撰「八百壯士與我」內頁之四

人羣中跑出一個人來拉著我,他正是王曉籟先生。我啣在嘴裡的八百壯士名單交给他,他興奮的笑著,卻一邊揮著热淚,他半接著我,朝著四行倉庫屋頂飄揚的國旗舉手高呼:『中華民國萬歲!英勇國軍勝利萬歲!』

四周人羣一齊歡呼高叫起來,響徹雲霄,淚眼模糊中,我從人羣中看去,英軍租界的河畔上,一排英國軍隊,排著整齊的行列,面向著我國旗莊嚴的行最敬禮!!」 

烽火中的四行倉庫
青天白日國旗飄揚四行倉庫遠景
青天白日國旗飄揚四行倉庫近景
謝晉元團長於青天白日國旗前留影
民國三十年四月二十四日,漢奸授命剌殺謝晉元團長,上海十萬民眾參加葬禮,蔣委員長書「浩氣長存」輓額

孤軍死守四行倉庫影片

楊惠敏義士子朱復轟揮舞國旗之英姿

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九集:血戰台兒莊,抗戰八年第一場全勝大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