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軍旗與國軍合影

邵應壬先生

民國十一年生,雲南人。民國三十一年從軍,陸軍軍官學校第十九期畢業,任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第五十四軍第二預備師第五團上尉幹事。 媒體採訪

李士椿先生

字大松,民國十一年生,江蘇灌雲人。民國三十年從軍,參加陸軍第十九軍。

 

耿直先生
民國十一年生,河南人。民國二十六年從軍,參加陸軍第九九軍第二二七六團第三營,任突擊隊排長。

李文濤先生

民國十一年生,湖南醴陵人。民國二十六年從軍,參加陸軍重砲一旅。 媒體採訪

曹思璋先生

民國十一年生,廣東佛山人。民國二十七年從軍,成都憲兵學校畢業,現居香港。

李成佳先生

民國十一年生,廣東羅定人。民國二十九年從軍,中央軍校十八期畢業,參加第四軍第五十九師第一七七團,後轉第第六十二軍第一五一師,現居香港。

蔡曜華先生

民國十一年生,廣東中山人。民國二十二年從軍,中央軍校第四校十七期畢業,現居香港。

周福康先生

民國十一年生,浙江蕭山人。民國三十年從軍,參加陸軍第七十軍第八十師。民國三十八年滯陸,五零年代被判反革命,入獄三十年。 媒體採訪

李雲棠先生

民國十二年生,雲南昆明人。第一屆傘兵隊畢業,參加陳納德所組之中美突擊隊。 媒體採訪

單榮昌先生

民國十二年生,浙江奉化人。民國三十七年從軍,參加第二軍團兵工群。
胡伯玉上將遺影

抗戰先賢遺物系列之六
胡伯玉上將遺物
孫子胡敏越牧師提供

胡璉(一九零七至一九七七),字伯玉,陝西華縣人。睪業黄埔軍校第四期,民國十六年參加北伐。民國二十六年抗戰爆發,參加淞滬戦役, 升第六十七師第一九九旅旅長。民國三十二年任第十一師師長,參加石牌保衛戦,獲頒青天白日勳章。

抗戰勝利,參加剿共,民國三十八年,政府遷臺,任第十二兵團司令官兼福建省政府立席,率第十八軍暨第十九軍防衛金門,於古寧頭殲減進犯共軍。同年任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民國四十一年,升二级上將,民國四十三年任第一軍團司令。民國四十七年任陸軍副總司令。民國五十三年任駐越南全權大使。著「泛述古寧頭之戰」、「金門憶舊」、「出使越南記」。



胡伯玉上將遺物
廷柱貽胡伯玉照相

跋曰:

「余與胡君伯玉、史君仲魚、劉君友蕃,同鄉而兼同學者也。以其咸服務於軍界,東馳西奔,不見者以歷數年。茲者三君奉召東鄂受訓,始獲聚首。多年難索,於焉頓釋。乃以別之過速,更感聚晤之不多。况抗戰方殷,拼命正待爾後,成功成仁,尚不可料,此或最後之一晤也,亦未敢白。爰拍此影,以留永念。

伯玉吾兄存念。
弟廷柱題字。二七年、六、七。於武漢警備團。 

胡伯玉上將遺物
民國二十五年胡伯玉任陸軍第十一師三十三旅六十六團團長步兵上校所佩之胸章
胡伯玉上將遺物
民國二十七年胡伯玉任陸軍第六十七師少將旅長所佩之胸章
胡伯玉上將遺物
民國二十八年胡伯玉任羅店部隊副師長所佩之胸章正面
胡伯玉上將遺物
民國二十八年胡伯玉任羅店部隊副師長所佩之胸章背面
胡伯玉上將遺物
民國三十一年胡伯玉任師長所佩戴之胸章
胡伯玉上將遺物
民國三十一年蔣委員長訓詞:「目前敵軍兩個嚴重問題以及我軍的對策之研究」
胡伯玉上將遺物
民國三十三年陸軍第十一師司令部印製「常德會戰戰鬥詳報」
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三集:松滬會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