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4%B8%AD%E5%A4%AE%E6%97%A5%E5%A0%B1%E6%96%BC%E6%B0%91%E5%9C%8B%E4%B8%89%E5%8D%81%E5%9B%9B%E5%B9%B4%E5%85%AB%E6%9C%88%E5%8D%81%E4%BA%94%E6%97%A5%E4%B9%8B%E9%A6%96%E9%A0%81.jpg)
中央日報首頁
%E7%BE%8E%E5%9C%8B%20New%20York%20Times%20%E5%A0%B1%E7%B4%99%E6%96%BC1945%E5%B9%B4%E5%85%AB%E6%9C%88%E5%8D%81%E4%BA%94%E6%97%A5%E4%B9%8B%E9%A6%96%E9%A0%81.jpg)
美國 New York Times 報紙首頁
%E8%8B%B1%E5%9C%8B%20Daily%20Express%20%E5%A0%B1%E7%B4%99%E6%96%BC1945%E5%B9%B4%E5%85%AB%E6%9C%88%E5%8D%81%E4%BA%94%E6%97%A5%E4%B9%8B%E9%A6%96%E9%A0%81.jpg)
英國 Daily Express 紙首頁
%E6%97%A5%E6%9C%AC%E6%8A%95%E9%99%8D%EF%BC%8C%E8%88%89%E5%9C%8B%E6%AD%A1%E9%A8%B0.jpg)
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蔣中正委員長於重慶中央廣播電台發表抗戰勝利宣言之錄音
%E7%8E%8B%E4%BA%AE%E7%96%87%E9%99%A2%E9%95%B7%E9%81%BA%E5%BD%B1.jpg)
王亮疇院長遺影
王寵惠(一八八一至一九五八),字亮疇,廣東東莞人。光緒三十一年(一九零五年)參加中國同盟會,光緒三十四年(一九零八年)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法學系。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任臨時政府外交總長,司法總長,民國十一年任國務總理,翌年任海牙常設國際法庭正法官,民國十三年任司法總長,民國十七年任司法院院長。歷任中國國民黨監察委員,翌年任外交部部長,民國三十年任國防最高委員會秘書長,民國三十七年任司法院院長,民國三十八年赴臺灣。著有「憲法評議」、「憲法危言」、「比較憲法等」。
%E7%8E%8B%E4%BA%AE%E7%96%87%E7%A7%98%E6%9B%B8%E9%95%B7%E6%92%B0%E3%80%8C%E6%97%A5%E6%9C%AC%E7%84%A1%E6%A2%9D%E4%BB%B6%E6%8A%95%E9%99%8D%E6%99%82%E6%87%89%E6%8E%A5%E5%8F%97%E4%B9%8B%E6%A2%9D%E6%AC%BE%E6%9A%A8%E6%88%B0%E5%BE%8C%E9%87%8D%E8%A6%81%E5%95%8F%E9%A1%8C%E3%80%8D%E6%89%8B%E7%A8%BF.jpg)
王亮疇秘書長撰「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應接受之條款暨戰後重要問題」手稿
國民政府國防最高委員會王亮疇秘書長於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撰「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應接受之條款暨戰後重要問題」手稿,共十頁。
前三頁內文:
「此件已抄呈,茲將原稿送還,請收存備忘閱。
我方應提出之問題
(一) 對日反攻戰略設備及討論關於遠東各問題之機構(由軍事當局準備提案)
(二) 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應接受之條款
關於此問題,似應詢問美國已接受或應接受之政治、經濟及財政條款(軍事條款業經公布),以及莫斯科會議商議德國投降時所應接受之條款。
目前簽呈關於日本之條款共二十五條,茲將其主要原則開列於左,以備酌量,提出商討。
關於軍事者
一. 日本一切軍艦與商船、飛機、軍器以及作戰物質,應即聽候聯合國處置,其中一部份應交與中國。
二. 日本應自其在九一八起所佔領之中國及其他聯合國之地區,撤退其全部陸海空軍部隊,在未撤退以前,日本應負責保存其佔領地區內一切公私財產(包括交通運輸制度在內),並不得加以毀壞。………」
%E5%8A%89%E6%94%BB%E8%8A%B8%E9%83%A8%E9%95%B7%E8%B2%BD%E8%A9%9E%E4%BA%BA%E5%AE%8B%E8%A8%93%E5%80%AB%E7%B0%BD%E5%90%8D%E7%85%A7%E7%9B%B8.jpg)
劉攻芸部長貽詞人宋訓倫簽名照相
劉攻芸部長(一九零零至一九七三),原名駟業,又名泗英,福建侯官人。父步溪,諱鴻壽,福建鹽運使,舅伯潛(陳寶琛),清宮太傅,妻李國珍,李鴻章姪孫女。入清華學校,再入上海聖約翰大學。民國八年(一九一九年)赴美,入本雪文尼亞大學華頓學院,民國十一年獲商學士。入芝加哥西北大學,民國十三年獲商碩士。入英國倫敦經濟學院,民國十六年獲博士學位。
返國任教國立清華大學,民國十七年任教國立中央大學商學院,講授銀行業及銀行實踐。翌年應張嘉璈之聘入中國銀行任總帳室主任,民國二十四年任中央信託局副局長,民國二十七年任交通部郵政儲金匯業局局長,民國二十九年任四行聯合總辦事處秘書長。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任中央信託局局長,兼蘇浙皖區敵偽產業處理局局長。民國三十五年任中央銀行副總裁,翌年任總裁,同年三月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部長。
民國三十八年,中共尚未抵達上海,劉攻芸部長徹夜辦公,將中央銀行所藏黃金及美鈔,晝夜不停運往臺灣,奠定臺灣財經方面最初基礎。廣州失陷前,兩袖清風赴香港,後移居新加坡。劉攻芸部長之清廉中外馳名。美國參議員周以德(Walter Judd)曾於國會告訴美國人劉攻芸部長清廉事跡。當政府發表劉攻芸部長任蘇浙皖區敵偽產業處理局局長,行政院長宋子文於南京參議會公開保證其清廉。大陸陷共,詞人宋訓倫於香港常睹劉攻芸部長擠迫公共汽車,狀甚狼狽,不勝感慨,嘗寫七絕:
「 一勺廉泉譽望多,
夷吾經濟在胸羅。
冤禽縱有西山木,
可奈狂瀾既倒何! 」
%E5%8A%89%E6%94%BB%E8%8A%B8%E9%83%A8%E9%95%B7%E5%AD%90%E5%BB%A3%E6%81%92%E8%87%B4%E8%A9%9E%E4%BA%BA%E5%AE%8B%E8%A8%93%E5%80%AB%E4%BF%A1%E7%AE%8B%EF%BC%8C%E8%A8%98%E8%BF%B0%E4%B9%83%E7%88%B6%E6%85%B6%E7%A5%9D%E6%97%A5%E6%9C%AC%E7%84%A1%E6%A2%9D%E4%BB%B6%E6%8A%95%E9%99%8D%E4%BA%8B.jpg)
劉攻芸部長子廣恒致詞人宋訓倫信箋
「......我們已經六十年未道信息,回想往事,若在眼前,你信中提到在一九四二年由香港經過廣州灣,我不記得是否與你同行。那時我才十二歲,廣琴九歲,母親帶了我們一路乘轎子貨車到了桂林,再乘軍用機飛達重慶。我還記得廣州灣是法租界,和自由中國交界處有一座小橋名「寸金橋」,橋頭有一面青天白日旗,我看見了不禁淚下。另外一件使我難忘的是在日本宣佈投降,我們在家,父親聽到消息,高聲歡呼,和我衝到重慶南路口街邊和市民慶祝,父親平時對子女相當嚴厲,這是我唯一次見到他感情開放的一面。……」
陶士君先生憶述日本無條件投降當日事
陶士君先生(一九一八至二零一八),河南寶豐人,陶淵明後人。
抗戰爆發,棄筆從戎,參加三十一集團軍,任參謀主任。後奉命調西安整補,入遠征軍,歸十三軍。抗戰勝利,任承德縣縣長。
大陸淪陷,赴香港,民國四十年(一九五一年)返臺,任南港區區長十年,編「南港誌」,任陶氏宗氏會會長。著「八十滄桑」、「日本侵華見聞錄」。
石炳銘先生憶述日本無條件投降當日事
石炳銘先生(一九二九至二零二零),雲南瀾滄縣拉祜族人,父玉清公,募乃土司,兄炳麟任「反共救國軍」第五軍第十五師副師長兼獨立團團長,民國五十年(一九六一年)殉國。
石炳銘先生肄業雲南大學文史系,民國三十八年大陸淪陷,參加雲南「反共救國軍」,任第三縱隊參謀主任,銜中校。民國四十三年自金三角撤退返臺,任「國防與語文學校教育組」組長,「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任科長。著「雲起雲落」、「薩爾溫江歷險記」、「黑域行泰北情」。